- Apr 19 Thu 2012 06:01
<訂購說明>手工皂添加物
- Apr 02 Mon 2012 23:33
<皮膚健康話題>皂成困擾 就要換皂
元氣周報/記者李思嫻/報導;記者陳立凱/攝影;Ann Chen Handmade Boutique/協力拍攝】
|
站在百貨公司、賣場或超市的清潔用品專櫃前,不少人都有同樣的動作,先拿XX品牌的沐浴乳瞧瞧,再放回架上,又拿另一家的XX沐浴乳看看,再選其他一瓶,擺進購物車裡,順手又挑了幾塊香皂…
你都使用一般市售沐浴乳和香皂嗎?本期元氣給讀者一個新的選擇,何不試試手工皂?美美的包裝、濃濃的香味、還有動人的品牌故事,打動消費者的心,但市售手工皂,價錢約為一般香皂的10倍以上,消費者還有更好的選擇嗎?何不試試DIY手工皂……
肥皂為何能去油垢
- Apr 01 Sun 2012 09:06
終於完成營業登記和免工廠登記囉~
- Mar 16 Fri 2012 13:41
<皂雜記>關於油脂的特性
- Jan 13 Fri 2012 23:35
皮膚健康話題-糟! 寶寶抓破疹子怎麼辦?
【聯合晚報/記者韋麗文/整理;諮詢醫師/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】
問:醫師你好,我的寶寶約一歲半大,日前幫小孩洗澡時,發現他的胸口有一片疹子,看起來很像雞皮疙瘩,慢慢的擴散成一片,而且似乎很癢,只要脫衣洗澡,小孩一定猛抓,常常抓到破皮。
曾帶小孩給小兒科醫師看診,醫師說是異位性皮膚炎。但是上網查資料,又說異位性皮膚炎往往出現在四肢,而不是軀幹,使我很疑惑,這到底是什麼病。抑或是我看錯科,小孩的皮膚病應該是看小兒科,或是皮膚科?(李媽媽,家庭主婦)
答:初步懷疑小朋友可能是濕疹性皮膚炎、或是痱子,也可能是毛孔角化,或是嬰兒性脂漏皮膚炎,若是很癢則是濕疹性皮膚炎、痱子的機會較高。
若是異位性皮膚炎最起初會出現在臉部,慢慢的擴展到四肢,由於孩子還小,通常不會這麼快下異位性皮膚炎的定論。
在照顧上,可以請醫師開立濃度最低的類固醇,薄薄的擦在患處即可。此外,洗澡水不要太熱,洗澡時沐浴乳等清潔劑不要過量使用,以免刺激患處,讓疹子越長越多。
最近氣溫直落,很多家長會給孩子穿太多衣服,如排汗不好,汗水也會刺激皮膚,建議家長視情況給孩子增減衣服。
延伸閱讀
家有異位兒 照顧多費心
異位性皮膚炎 別用偏方治
- Jan 13 Fri 2012 23:23
皮膚健康話題-洗髮精愈貴不一定好 甚至會誘發氣喘、過敏
【台灣新生報/記者萬博超、李叔霖/集體專題報導】
前言︰
當洗髮精業者宣稱在產品中添加清潔作用以外的成分,能賦予產品「額外效果」時,其售價往往也水漲船高,但在專業醫師眼中,大部分洗髮精行銷術語,流於誇大,有些成分甚至相互衝突,洗髮精絕不是成分愈多或愈貴愈好。
近年的養生風潮已席捲洗髮精市場,針對部分產品宣稱加入中藥材成分,中醫師坦言,不可能單靠洗髮精生髮或烏黑頭髮。
相對於四百毫升六十五元台幣的平民洗髮精,部分宣稱添加精油的進口洗髮精要價數千元,相對貴了不少,但皮膚科醫師批評,洗髮精皆添加界面活性劑,助溶解油汙,而精油卻也是一種型態的油,兩者互相衝突。
- Jan 13 Fri 2012 23:18
無毒居家密技/浴室黴菌殺手 薄荷香浴缸擦洗劑
【文、圖/摘自《無毒居家密技:安心清潔DIY/浴室黴菌殺手》/艾咪.可巴.諾以絲 著/日月文化出版】
超級市場的清潔用品的貨架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產品,宣稱可以讓你的浴室亮晶晶,然而,不管是浴缸上的黴菌,還是馬桶上的污漬,沒有一項浴室清潔工作所需的清潔劑是不能從天然材料中調製的。
|
這些無毒產品軍容盛大,包括消毒噴劑、柔細擦洗劑、黴菌殺手、馬桶清潔劑、玻璃清潔劑,以及浴室地板清潔劑。還不只這樣,在清潔期間和清潔後,你再也不用大傷腦筋,如何把那些刺激性的化學物質吹出房間。
浴簾上、墊子上、漏水處和瓷磚縫都是黴菌容易滋生的地方。大部分的人在處理黴菌滋生問題時,都會採用氯漂白水,但是就環境保護而言,氯的傷害極大,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。所以不妨以下列的配方取代氯漂白水。
薄荷香浴缸擦洗劑
- Jan 13 Fri 2012 23:14
皮膚健康話題-天冷皮膚乾燥 其癢無比
【台灣新生報/記者王柏楊/台北報導】
每當寒流一來,皮膚科候診室總是會出現一些熟悉的面孔。這些病患多是抱怨身體皮膚顯很乾燥,並伴隨著細碎的鱗屑,甚至出現魚鱗狀紋路,有些還因過度搔抓而留下血痂。
台安醫院皮膚科陳眉穎醫師表示,此等俗稱「冬季癢」的現象,通常以搔癢為主要症狀,特別是在小腿部位,有時亦會在上肢或背部、腹部等處產生搔癢感。
而初期患者之皮膚外觀多僅有輕微脫屑,但一經反覆搔抓後便會出現抓痕、血痂,甚至繼發蜂窩性組織炎。若未透過妥善處理,這等不適之現象需至氣候轉溼暖後才能緩解。
陳眉穎醫師說明,針對冬季皮膚乾癢脫屑之問題,首要的改善方法是需適量地補充的水份,以保持皮膚之濕潤度。其次為盡量減少洗澡次數與強度,且水溫不可過熱,並少用或選擇適合敏感性肌膚之肥皂及沐浴乳,以減少皮膚角質的傷害及水份之蒸發;而於洗澡後應趁速塗抹保濕性或油脂含量較高的保養霜,如綿羊油、嬰兒油、凡士林等,來補充皮脂腺分泌不足的油份。
- Jan 13 Fri 2012 23:11
皮膚健康話題-避免皮膚乾燥 洗澡水別太熱
【台灣新生報/記者鍾佩芳/台北報導】
皮膚極乾燥者只能用清水洗澡,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醫師王佳珍表示,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也降低,如果油脂補充的速度跟不上流失的速度,皮膚就會變得乾燥、龜裂,而乾燥的情形又以腿部、手和腳這些皮脂腺天生數量較少的部位最為嚴重,手指、腳跟這些角質層較厚的部位甚至可能產生疼痛的深裂。當乾燥越來越嚴重,皮膚會發紅,甚至引起癢感,也就是乾燥性皮膚炎,俗稱「冬季癢」。
皮膚的最表面是角質層,角質層的細胞間有磷脂質,也就是所謂的天然保濕因子,可以鎖住水份,防止皮膚水份喪失。當清潔沐浴的過程洗去一些磷脂質,皮膚的皮脂腺會分泌新的油脂來補充,如果能夠即時補充,皮膚就不會變得乾燥。
如何避免皮膚乾燥,王醫師表示,清潔沐浴不應洗太熱的水,不要洗太久,也盡量不要用太多沐浴乳和肥皂,皮膚極乾燥的人甚至只能用清水洗澡。許多人喜歡在寒冷的天氣泡溫泉驅寒,但是泡溫泉也會使皮膚變得乾燥,應酌量而行。
此外,平時應多塗抹保濕用品做保養,保濕用品依基劑的油水比例不同又可分為乳液、乳霜和油膏,中性肌膚的人使用乳液即可,皮膚極乾燥的人應塗抹油脂含量高的油膏類保濕用品。保濕用品中添加的保濕成份包括石蠟、蜂蠟、礦物油、綿羊油、膽固醇等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油脂,鎖住水份,或是一些可以結合水分子的物質如甘油、尿素、玻尿酸、乳糖酸等,最好是洗澡後馬上擦,效果最好。如果皮膚發紅發癢,就是產生了乾燥性皮膚炎,就要求助皮膚科醫師,開立止癢藥和皮膚炎藥膏。
- Jan 13 Fri 2012 23:09
皮膚健康話題-異位性皮膚炎先抓出過敏原
【聯合報╱黃立心/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】
門診常常可以看到,因為這裡也癢那裡也癢,困擾不已而求診的小朋友,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異位性皮膚炎。
異位性皮膚炎就是皮膚的過敏性發炎反應,除了這個名詞外,還有幼兒濕疹、過敏性濕疹等稱呼。多於出生後兩個月左右開始出現,症狀產生時間,和本身遺傳性過敏體質及接觸過敏原的量有關,過敏性發炎反應主要發生於皮膚。
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,家長會發現小朋友身上好像有小蟲般,到處抓個不停,而且身上會有一些小紅疹及因反覆搔抓造成的皮膚苔蘚化,依年齡而有不同分布。如嬰幼兒時期,通常在臉部,孩童期則會在身體伸側的皮膚,如手肘、膝蓋,更大一點的孩子則以身體曲側的皮膚,如膝窩、肘窩為主,這些症狀反覆出現。此外,大部分患者皮膚很粗很乾,有時合併紅腫發炎等繼發性細菌或病毒感染。
治療原則,一定要先確定造成慢性發炎的過敏原為何,將誘發因素去除。找出過敏原不但可以幫助診斷,也是治療最重要的一環。
常見的過敏原可分為吸入性和食入性二類,吸入性過敏原以塵蟎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,有過敏症狀的小朋友約90%對塵蟎有過敏反應。
食入性過敏原以蛋白、牛奶及帶殼海鮮類較常見,若經抽血呈陽性反應,建議試吃食物以進一步確定,因為抽血測出食物過敏原,並不表示此項食物絕對不可食用,試吃之後才能確定。
只有吃了之後造成明顯過敏反應的食物,才需要確實避免,若僅抽血陽性反應,但過食物試吃後並無不適狀況,不需要刻意避免這些食物。
平常保養方面,要保持皮膚涼爽,盡量以棉質吸汗的衣物取代粗糙或毛料的衣褲,避免於高溫潮濕的環境下活動。平時以嬰兒肥皂洗澡,趁皮膚上水分尚未乾時,馬上以潤膚霜保濕,並剪短指甲避免搔抓。另依照醫師指示適當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及局部塗抹藥膏(類固醇製劑或非類固醇製劑),必要的時候處理皮膚感染問題。
只要有耐心並確實做好過敏原防治與皮膚保養,正確使用藥物,遠離皮膚抓抓抓的狀況,絕對可有效達成。